很多朋友想到游泳训练的强度,只会联想到训练频率(每周几次)、训练时长(每次多久)、训练量(游了多少米)。觉得训练强度的提升,无非就是去训练的次数多,时间长和游得多。
但真正进入到系统性训练中,频率、时长和量都是基础的,主要的是训练强度。随着训练强度的提升,频率、时长和量都需要提升。
比如说平时没强度的去游1500的计划,感觉可能一般般,但上强度的话,教练会布置计划并附上时间要求,比如说:
这些计划完不成要挨罚,这就压力大了一些。学生们面对有强度的训练任务,不能再像之前没强度时晃晃悠悠的啦,要开始走出自己的舒适圈。
训练就是长期被教练的安排或缓缓或猛烈的往舒适圈外走的过程。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,大部分孩子感到痛苦,小部分能适应,据我的观察极小部分的人能在此过程中体验到一种愉悦感,我称之为“正常范围内的自虐”,他们能在身体的力竭中感到快乐……这是很不得了的。
如此一来,训练时长、训练量都上去了,而训练频率呢?来的不勤,就跟不上这个计划的强度了。青少年这样训练才能提升游泳的速度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